無始以來對我憐愛者 諸母若苦而我怎能樂 因此為渡無邊有情眾 發菩提心乃是佛子行
天下有情如母,指的是所有人都是自己的父母,不管是誰、好人壞人,都是要來教導我們靈性提升的父母。
我們要超越塵世,知道我們都是一樣的,感恩所有生命中遇到的「有情」。只要我們放下了,就能看見學會這份菩提。
佛法講的如母有情,是像媽媽愛她的孩子一樣,她多麼地愛,就有多麼苦,她一輩子都放不下自己的孩子。 因為她太愛了,她讓自己繭縛在這份執著裡。
當你執著於對一個人的印象偏見,你就會像媽媽一樣那麼地苦。
你會困在愛的執著、恨的執著、喜歡的執著、討厭的執著。
你能做的只有放下,因為只有當你覺知、感恩天下有情,你才能在生命中真正的輕鬆。
不管有情是怎麼樣的存在,這跟你都無關,因為他們是要來教導你某些事情的,即使那些事情是如此難以跨越並令人感到掙扎。
我對你的執著啊,是一份理性上知道毫無邏輯的事,但我內心的感覺是那樣的清楚,你在我身體裡的存在是那麼厚實,你一直都在。 可是我的執著,到底是執著著什麼,非要愛你不可?
是因為前所未有、充滿巧合的相遇開端?
是毫無畏懼、在冒險途中互相展露真心的年輕身體?
是隔著地球、抱著電話不眠的午夜?

是不鹹不淡的稀鬆生活裡不可明喻的心靈相通?
是提前預支家庭藍圖中過滿的幸福?
是不相信我那未知長短的生命中有幸遇見另一個我可願結成伴侶的人?
我知道你還有其他愛人,但那應該令我感到可恥嗎?
我不可直斷他人情感的份量,在我心裡,我願意給你的已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男人。
我無法迴避的比較心說著,我給你的這份比她的更好、更俱全。
可是愛情的真理偏偏就是掬手可得者失去寵愛,
即使我已經認知到這一點,並做到了我能力足夠之最好的疏離,也無法因為任何願力去消除另一個人的存在。
愚人如我,僅存的理智不多,「 合則來,不合則去」,我明白。
如母有情,因為這份未名的執著,自己還未渡得了自己。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 沒什麼執著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 本來沒因果 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林夕《百年孤寂》